儿童阅读时间: 15 分钟
汉斯给他的雇主做了七年的工,这会儿他对雇主说:“主人,我的工作期限到了,现在我想回家探望母亲,请您把工资付给我吧。“雇主说:“你很忠诚,干得也挺不错,根据你的表现,我将付给你一笔可观的佣金。“于是,他给了汉斯一大块金子,那块金子有汉斯的脑袋那么大,挺沉挺沉的。
汉斯掏出毛巾将金子包起来,扛在肩上,慢慢地上了回家的路。 他拖动着脚一步一步地走,显得非常吃力。

走着走着,迎面跑过来一匹神骏非凡的马,望着坐在马上的人,汉斯禁不住大声赞叹道:“啊哈!骑在马上可真是一件轻松欢快的事情,瞧他坐在上面就像是坐在家里的椅子上,既能安安稳稳舒舒服服地走路,又不担心跘着石头,连鞋子也不会磨损,不知不觉地就向前走了好远好远的路。“马上的人听到他说的话,便勒住马,问道:“喂,汉斯,你为什么步行呢?“汉斯答道:“唉!我带着这个劳什子,尽管它是一块金子,但压得我连头也抬不起来,肩膀也痛得厉害。“听到这话,骑马的人眼珠一转,说道:“你看我们换一换行吗?我把马给你,你把金子给我。“汉斯连忙道:“正合我的心意,不过我得告诉你这样一个事实–你一个人扛着它是很吃力的哟!“骑马人马上跳下马来,接过汉斯的金子,又帮助他骑上马,然后把缰绳递到他的手里,说道:“要是你想跑快一点,只要咂着嘴喊两声’喔驾,喔驾’就行了。“

汉斯骑在马上,一付心满意足的样子,走了一会儿,他嫌马走得太慢了,想让它快一点,于是,咂着嘴喊道:“喔驾,喔驾!“那马立即放开四蹄,全速奔驰起来。 说时迟,那时快,汉斯一个不留意,咚的一声从马上摔了下来,滚进了路边的一条泥沟里。
正在这时,一个农夫赶着一头母牛从旁边经过,看到了这情况,眼急手快地将汉斯的马拦住了,好不容易才没有让那马跑掉。 汉斯慢慢地从沟里爬起来 ,心里非常恼火,对那农夫说道:“骑了这样一匹马,真令人扫兴,它腿一蹬,就把我给掀了下来,连脖子似乎也摔断了,我可不想再骑它了。

我真喜欢你这头母牛,你能一个人赶着它,悠闲地走在它的后面。而且,每天都能挤到牛奶,还能加工得到奶油和干酪,要是我有这样一头母牛就好啦!“那农夫马上应声道:“那好,如果你真喜欢这头牛,我愿意用我的这头牛换你这匹马。“汉斯立即兴奋地说道:“行!“听到这句话,农夫翻身跳上马,急忙策马而去。
汉斯不慌不忙地赶着牛,边走边想,觉得这笔交易真是太合算了。 现在我只要有一快面包–我想肯定会有的–每当我高兴的时候,我就能吃到奶油面包加干酪了,当我口渴的时候,还可以挤牛奶喝,有了这样称心如意的事,我还要什么其它的东西呢? „走着走着,来到了一家小客栈。他停了下来,心情一高兴,竟将自己带的面包全吃光了,口袋里仅有的几个便士也买了一杯啤酒喝。酒足饭饱之后,他赶着母牛向他母亲住的村庄走去。
随着中午的到来,天气变得越来越热。

此刻,他正在一片空旷的荒野上,这荒野是那么大,走过它得花一个来小时,而汉斯已开始觉得口干舌燥,酷热难当。 „我可得想办法来对付这又热又渴的鬼天气,“他想,“对了!现在我可以挤牛奶解渴嘛。“于是,他将母牛拴在一棵枯树上,没有奶桶就用皮帽子来接奶,他那笨手笨脚的挤奶方法,不仅没有挤出一滴奶,反而把牛给挤痛了,牛忍不住抬腿一脚。 真倒霉,这一脚正好踢在汉斯的头上,将他踢翻在地上昏了过去,很久都没有醒来。 幸运的是不久便来了一个屠夫,用车子推了一头猪从旁边经过,看到这情况,停下来把汉斯扶了起来,问道:“你这是怎么了?“汉斯把刚才发生的一切告诉了他,屠夫便把自己的酒递给了他,说道:“喝点酒,提提神吧,你的牛之所以挤不出奶,是因为它是一头老牛,除了将它送往屠宰场,看样子别无它用了。“

„哎呀,真是的,“汉斯叹道,“谁想到会是这样呢?我要是把它给杀了,有什么用呢?我又不喜欢吃牛肉,牛肉吃起来一点也不嫩。要是这牛现在能变成一头猪的话,就有用了,猪肉味道鲜嫩,还可以做成香肠。“ – „行!“屠夫说,“为了让你满意,我就将我的这头猪换你的牛吧!“ – „上帝会因你的善举降福于你的!“汉斯说着将牛给了屠夫,上前把猪从车上解了下来,将绳子拴在了猪的腿上,带着它又高高兴兴地上路了。
汉斯慢慢悠悠地边走边想,今天所有的事都很称心如意,尽管遇到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每次很快就有了良好的转机。 现在他正觉得心满意足,迎面又来了一位乡下人 ,这位乡下人腋窝下夹着一只漂亮的白鹅。 看见汉斯,他停下来向他打听几点钟了,而汉斯却跟他谈起了今天的称心事,进行了一些什么交易,交易中他如何如何占了便宜等等。 乡下人听了他的话,也对他说起他带着这只鹅是去参加一个洗礼仪式的,并将鹅递给汉斯说:“你掂一掂,这鹅多重呀,其实它只养了八个星期,看它长得多好,将它红烧了吃,还可以烧出好多的鹅油哩!“汉斯接过鹅掂了掂说道:“这鹅的确不错,但我的猪也不赖呀!“乡下人若有所思地四下看了看,然后把头一摇说:“哎呀呀!我的好朋友,你这头猪说不定会给你带来麻烦的,我刚刚经过的那个村庄,有个乡绅的猪被人从猪圈中给偷走了,我真替你担心,因为我开始见到你的时候还以为你这头猪是那个乡绅的呢。

要是你经过那村庄时给他们抓住,那可不是闹着完的哟,至少他们也会把你扔进洗马池去。“
可怜的汉斯听到这话,一时被吓坏了,他大声道:“您真是一个好人,请帮我脱离这场苦难吧。您对这儿比我熟悉,您把这头猪赶走,把您的鹅换给我吧!“乡下人马上说:“我真不忍心见你陷入这种莫须有的劫难中,看样子我只得和你交换了。“说完,他从汉斯手中接过绳子,牵着猪从道旁的小路离去了。 汉斯也放心大胆地将鹅夹在腋下,向回家的路走去,心里不停地想着:“交易总算做成了,真合算。我将有美味的红烧鹅肉吃了,烧出来的鹅油可吃上半年,还有这洁白美丽的鹅毛,将它们装进枕头一定可以安安稳稳地睡个好觉,我母亲肯定会高兴的。“
当路过最后一个村庄时,他看见一个磨刀的人推着一部小车。 他刚干完活,嘴里唱着:
„翻山越岭到处游,
多么快乐无忧愁;
干起活来真轻松,
生活乐悠悠;
世间任我去和留,
愉快似我何所求? „
汉斯住脚看了一会儿,最后开口说道:“磨刀师傅,你干得这般愉快,你的活儿一定充满乐趣。“磨刀人答道:“那是当然,我的手艺就和金子一样,一个优秀的磨刀人把手伸到口袋里,随时都能掏出钱来,–哟!你在哪儿买的这么漂亮的鹅呀?“ – „我不是买的,是用一头猪换来的。“ – „那猪是从哪儿买来的呢?“ – „是用一头母牛换来的。“ – „母牛呢?“ – „是用一匹马换来的。“ – „马呢?“ – „是用像我的脑袋这么大的一块金子换来的。“ – „金子呢?“ – „唉,那是我七年做工所得的工钱。“磨刀人接着说道:“看来你一直都很幸运,但你要是随时把手伸到口袋里都能掏出钱来,那才真的是发财交好运了。“汉斯接口说:“对,对!但怎么能办到呢?“磨刀人回答道:“你必须像我一样当一个磨刀人,这样的话,你只要一块磨刀石就成,其余的就不用愁了。

我这儿有一块磨刀石,只是已经磨去一部分,不过它的价值并不比你这只鹅低,你想换吗?“汉斯连忙回答道:“这还用问吗?要是把手伸进口袋里就能掏出钱来,那我就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人了,我还有什么可求呢?这只鹅给你。“ – „好吧!“说着,磨刀人就地捡了一块粗糙的石头递给汉斯,“这是一块最好的石头,你可得好好地保管,用它你能把一颗旧钉子磨掉。“
汉斯带着这块石头,怀着兴奋的心情离开了。 他眼里闪烁着喜悦的光芒,自言自语地说道:“我一定是在幸运时辰出生的,瞧我想要办的和所希望的每一件事都能称心如意地得到满足。“
因为天一亮他就上路了,走了这么久,此刻已开始疲倦了,肚子也饿得咕咕叫,原来带的东西都已吃完,就剩下的几便士也在换取母牛后,趁着那股高兴劲买了啤酒喝了,再加上那块石头背在身上压得够呛。

终于,他不再往前走了,慢慢吞吞地走到了一个池塘边,想在这儿喝点水,休息一会儿。 他小心翼翼地将那块石头放在池塘岸边靠近自己的地方,但就在他俯下身子去喝水的时候,一不留神,轻轻地碰了那块石头一下,石头扑嗵一下子就滚到池塘里去了,汉斯眼睁睁地看着那石头向水面深处沉没下去,他竟高兴得跳了起来。 随即又跪在地上,眼中闪烁着泪花,感谢上帝慈悲为怀,使他免去了继续遭受那块讨厌而又沉重石头的折磨。 „我多么幸运啊!“他叫了起来,“谁也没有我这么幸运了。“怀着轻松高兴的心情,他起身又上路了。 他就这样无牵无挂,无忧无虑地回到了母亲的身旁,回到了他早已渴望回到的家。

童话背景资料
这个故事来自格林兄弟的童话《称心如意的汉斯》。故事的主人公汉斯是一位质朴而单纯的年轻人,他在为雇主工作了七年后,获得了一大块金子作为报酬。然而,在回家的路上,他逐渐通过一系列的交易,用金子换到了马、牛、猪、鹅,最终仅剩一块磨刀石。最后,他不慎将磨刀石掉入池塘,却感到如释重负,认为自己得到了极大的解脱。
这个故事通过汉斯屡次进行显然不划算的交易,展现了他对物质财产的轻视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汉斯的每一步选择看似愚蠢,实际上反映了一种乐观和知足的人生态度。每一次交易都让他感到自己的负担减少了一些,直至最后他失去了最后的磨刀石,获得了完全的自由与轻松。汉斯认为,这种心灵上的轻松和满足,使他成为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故事通过汉斯的经历传达了一个中心思想: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的满足和简单的快乐,而不是物质的拥有。汉斯的称心如意在于他能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无论在拥有或失去中,都能找到生活的幸福。
童话的语言学分析
《称心如意的汉斯》是格林兄弟的一个经典童话故事,展现了一个年轻人汉斯在回家的路上不断进行交换的过程。每一次交换看似愚蠢或者不合逻辑,但汉斯却始终保持着快乐和满足。这篇故事可以从多种语言学和文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语言学分析:
语言风格:
– 朴实简单:故事使用了简单直接的语言,符合童话常用的叙述风格,以便小孩子能够理解。
– 重复结构:汉斯在每个段落都会和不同人进行交换,这种重复加强了情节的节奏感。
对话:
– 大量使用直接引语:故事中有许多直接引用角色的对话,这使得角色个性鲜明,也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
词汇选择:
– 描述性词汇:使用了一些描述性的词汇,比如“神骏非凡的马”、“沉沉的金子”,帮助建立了丰富的视觉形象。
– 积极的形容词:尽管汉斯不断失去价值物品,但故事中使用了许多积极的词汇来形容他的心情,如“心满意足”、“称心如意”,传达了一种乐观的基调。
文学分析:
主题:
– 知足常乐:这个故事的核心主题是知足常乐,汉斯通过不断的交换最终一无所有,但内心却感到无比的幸福。
– 物质与幸福的关系:故事通过汉斯的经历来探讨物质财富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表明物质并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象征意义:
– 不同的物品象征人生的不同阶段和价值观:金子、马、牛、猪、鹅、磨刀石一系列的转换,逐步去除物质负担,反映了汉斯对生活的态度转变。
– 池塘的象征:最后在池塘边失去磨刀石,象征着汉斯最终摆脱了所有的物质负担,真正达到了精神上的自由。
角色分析:
– 汉斯:单纯乐观的性格贯穿始终,他的快乐与满足源于内心的知足,而非外界的物质。
– 援助者:故事中的其他角色(如骑马的人、屠夫、磨刀人)在汉斯的旅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们促使交易的进行,间接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叙事结构:
– 线性叙事:故事按照时间顺序进行,非常符合传统童话的叙述方式,使得情节易于理解。
汉斯的故事通过一种幽默的方式展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幸福在于内心的满足,而不在于物质的拥有。这种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同的解读
《称心如意的汉斯》是格林兄弟的一个寓言,故事中的汉斯在整个旅程中不断地与人交换物品,最终在失去所有财物后却体会到了轻松和满足。这个故事可以从多种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认知失调理论:汉斯在每次交易之后都会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来合理化他的选择,即使他失去了一些看似更有价值的东西。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人们的信念、态度或知识与行为不一致时,会产生不舒服的心理状态,个体往往会通过改变认知以减少这种不协调。例如,他在用金子换马后觉得骑马比扛金子轻松很多,而在之后的每次交换中,他也总是能找到让自己满意的理由。
幸福感与物质财富:故事传达了物质财富与幸福感之间的微妙关系。虽然汉斯最终失去了物质财富,但他感受到一种内心的轻松和满足,这与现代心理学关于幸福感的研究是一致的,幸福并不完全依赖于物质财富,而是与人的心态、社交关系和生活方式等多个因素有关。
习得性乐观:汉斯的性格可以看作是一种习得性乐观,即他倾向于在逆境中也能看到积极的一面。即使在不利的情况下,他依然持乐观态度并相信自己是幸运的,这种乐观的解释风格帮助他保持了良好的心理状态。
交易与价值感知:汉斯在故事中的众多交易展示了价值的主观性,尤其是在面对资源有限或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这反映了人们在进行选择时如何根据当下的感知和经验来评估价值,而不是根据绝对的市场价值。
人际关系和社会影响:每次交换都是汉斯与他人互动的结果,表明社会关系对个人决策的影响。每个角色都通过他们的建议或意见影响了汉斯的选择,这也反映出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整体而言,汉斯的历险旅途不仅是一系列的交换行为,也是对人类幸福、财富观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通过这个简单的故事,格林兄弟揭示了关于人性和生活的普遍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