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时间: 4 分钟
从前有个妇人,她带着女儿住在一座漂亮的花园里,院子里种了许多卷心菜。 冬天,有只兔子来到院子里偷吃卷心菜,妈妈对女儿说:“去把那兔子赶走。“小姑娘就出来对兔子说:“喂!兔子,你快把我们家的卷心菜吃光了。“兔子对小姑娘说:“小姑娘,来坐到我尾巴上来吧,我带你上我家去。“
小姑娘不肯。
第二天,兔子又来吃卷心菜了。 妈妈又对女儿说:“到院子里去把那只兔子赶走。“小姑娘就出来对兔子说:“喂!兔子,你快把我们家的卷心菜吃光了。“兔子对小姑娘说:“小姑娘,来坐到我尾巴上来吧,我带你上我家去。“小姑娘还是拒绝了。
第三天,兔子又来了,坐在卷心菜上面。 妈妈对女儿说:“去把那兔子赶走。“小姑娘就出来对兔子说:“喂!兔子,你快把我们家的卷心菜吃光了。“兔子对小姑娘说:“小姑娘,来坐到我尾巴上来吧 ,我带你上我家去。 „小姑娘坐到兔子尾巴上,被带到了很远的兔子家。它对姑娘说:“现在动手烧饭吧,用青菜和小米,我去请来参加婚礼的客人。 „接着,所有的客人都到了(谁是客人?我把别人告诉我的说给你听吧:全是兔子!奶牛是牧师,为新郎新娘主持婚礼;狐狸是司仪,祭坛在彩虹下面。)
姑娘十分难过,因为只有她是人。 小兔子走来说:“开门开门快开门,客人们都很有兴趣。“被当成新娘的姑娘一言不发地抽泣起来,兔子走了出去。 它再回来时又说:“开饭开饭快开饭,客人们肚子都很饿了。“新娘还是一声不吭,顾自流泪,兔子又走了。 它第三次回来时对小姑娘说:“揭开锅盖快揭开,客人已经不耐烦。“新娘沉默着,兔子又出去了。 于是姑娘将自己的衣服套在一个稻草人身上,给它一把勺子装成搅拌锅里煮的东西的样子,然后把它摆在锅边,自己回家找妈妈去了。 小兔子又回来喊:“快开饭,快开饭!“然后站起来,对着新娘就是一拳,结果把稻草人的帽子给打掉了。
小兔子发现这不是它要的新娘,十分难过地离开了那里。

童话背景资料
这个故事出自格林兄弟(Gebrüder Grimm)的一个童话,名为《兔子新娘》。故事描述了一只狡猾又执着的兔子,三番两次偷吃一户人家花园里的卷心菜,并试图邀请小姑娘跟它一起去家里。
最开始,小姑娘拒绝了兔子。但在第三次请求后,兔子终于成功地把小姑娘带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兔子家。在那里,小姑娘发现自己被迫要成为兔子的“新娘”,并要为婚礼做准备。客人们都是不同的动物,场景非常奇幻也充满了不安。
小姑娘非常不情愿,并通过一个聪明的办法成功逃离了兔子的家。她用稻草人伪装自己,然后趁机回到了母亲身边。
这个故事通过童话的形式,表达了独立、机智和摆脱不愿接受命运的主题。小姑娘最终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逃脱了对她不利的境地。像许多格林童话一样,这个故事通过拟人化的动物角色与奇幻的场景,传递了对勇敢与聪明的赞美。
童话的语言学分析
《兔子新娘》是格林兄弟的一个经典童话故事,这个故事充满了象征和隐喻,可以通过语言学和文化分析的角度进行探索。以下是对这个故事的一些语言学分析:
重复与节奏:
– 故事的开头三个段落中重复了一个固定模式:兔子来吃卷心菜,母亲让女儿去赶走兔子,小姑娘劝兔子离开,兔子邀请小姑娘与它一起走。这种重复不仅增强了叙述的节奏感,还强化了情节的发展和角色的性格特点。
象征意义:
– 兔子: :在许多文化中,兔子常常象征着狡黠和机智。在这个故事里,兔子对小姑娘的反复邀请可以被解读为对人类世界外不确定事物的诱惑。
– 卷心菜: :象征着家庭的资源和安全感,兔子的偷食行为可以视作对家庭与安全的威胁。
– 婚礼: :故事中的婚礼是一个重要的象征,代表着生活中的转折点或是对未知领域的承诺。
语言使用:
– 对话中使用简短而直接的句子,符合童话中常见的语言特征,这种简洁的语言风格容易让儿童理解,同时也使故事便于口耳相传。
– 兔子的话语中不断出现的邀请体现出一种温和而持续的诱导,显示出角色的坚定和执着。
角色关系与社会结构:
– 故事中提到的“客人们全是兔子”,以及“奶牛是牧师”,“狐狸是司仪”等细节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动物社会,这种设置展示了一个平行于人类社会的珠联璧合的社会结构。
– 小姑娘在这个动物社会中感到孤独,只有她是人类,这也许是在反映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隔阂与不同。
结局与启示:
– 小姑娘用稻草人欺骗了兔子逃回了家,这一情节展现了智慧和勇气。滑稽的结果(稻草人被误认为新娘)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同时也传递了在面对压迫和困境时以机智应对的隐喻。
总体而言,《兔子新娘》通过简单的情节和寓言性的角色塑造,为读者带来了关于勇气、智慧以及在陌生环境中保持自我的启示。故事中的语言和结构通过对称的重复和象征丰富了叙事,吸引读者在其中寻找深层次的意义。
不同的解读
《兔子新娘》是格林兄弟所编写的一个寓言故事,其中蕴含了深刻的心理学意义和文化解读。以下是对这个故事的一些心理学解释和诠释:
象征与意象:
– 兔子: :兔子在许多文化中象征着敏捷和繁殖力。在这个故事中,兔子可能代表着一种外在的诱惑或未知的世界,它试图说服小姑娘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
– 卷心菜园: :代表着生活中的舒适区或已知的安全领域。兔子入侵这个园子象征着外部威胁进入个人的生活。
成长与选择:
– 小姑娘面对兔子的邀请,三次被测试。前两次她拒绝了,但第三次却同意跟随兔子离开,这代表着成长过程中常常面临的选择——接受或抵制外界的影响。
– 这个选择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对冒险和变化的接受态度,体现了人们在成长中对未知和探索的渴望。
适应与逃避:
– 故事中,小姑娘感到孤独和与环境的不适应,她是惟一的人类,被迫融入兔子的世界,反映了个体在新环境中可能感到的隔离感和不安。
– 她最终选择用一个稻草人来代替自己,则表现了一种逃避策略,通过欺骗的方法来避免不愿意的现实。这也反映了人们在无法忍受的境况下可能会采用的应对机制。
婚姻与自由:
– 婚礼的场景是一个象征,可能代表人生中被强迫或预期接受的角色或责任。小姑娘的无声抗议和最后的逃脱,象征着对自主和自由的渴望。
– 这部分情节也可能被解读为对传统婚姻观念的反思,尤其是对于被动接受而非自主选择的婚姻的批判。
集体与个体:
– 故事的结尾,兔子离开,象征了集体希望与个体选择之间的冲突和妥协。小姑娘虽然逃离了兔子的世界,但也表明她没有简单地屈从于外界的期望。
综合来看,《兔子新娘》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更是一则关于人类心理、成长、选择和文化价值的隐喻。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引发人们对于自身处境和选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