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时间: 11 分钟
古时候,上帝在那时还习惯于亲自与地球上的凡人打交道。 有一次天已经黑了,他还没有找到一家酒店,蒙蒙夜色使他身心憔悴。 这时他发现前面有两栋房子面对面地竖立在路的两边:一栋大而漂亮,另一栋小而破旧,大的属于一个财主,小的属于一个穷人。 上帝暗想:“如果我住在财主家,是不会给他增加负担的。“当财主听到有人敲门时,他打开窗户问陌生人想要什么,上帝回答:“我就想住一晚上。“
财主上上下下将来人打量了一番,见上帝衣着平凡,不像兜里有什么钱的人,他摇摇脑袋说道:“不行,我不能让你住,我的屋子里堆满了草药和种子,如果凡是敲门的人我全接待的话,用不了多久,我就得出门要饭了。到别处找地方住吧。“说完,他关上窗户把上帝搁在了外边。
于是上帝转身离开了财主,走到对面的小房子前敲门。 刚刚敲了门,那穷人就打开了那扇小门并把来人请了进去。 „留下同我一起过夜吧,天已经黑了,“他说:“今晚你不能再赶路了。“

上帝被感动了,他走进屋来。 穷人的老婆握着他的手表示欢迎,并让他别客气,就像到家一样,有什么就用什么,说虽然他们拿不出很多,可是他们会真心实意地用所有的东西招待他。 女主人把土豆放在火上煮,同时又去挤羊奶,这样他们就有些奶喝了。 铺上桌布后,上帝和主人两口子坐了下来,虽然饭菜不精美,可上帝很欣赏,因为大家都喜气洋洋地坐在餐桌旁用餐。 晚饭后该上床睡觉了,女主人把她的丈夫叫到一旁说:“听着,亲爱的夫君,今天晚上咱们自己铺张稻草床吧,让那可怜的客人在咱们的床上好好睡一觉,他走了一整天,一定累了。“ – „我完全同意。“他答道,“我这就去告诉他。“

他过去邀请这陌生的客人说,如果不嫌弃的话,就请睡在他们的床上好好地休息。 可是上帝定然不肯睡在两位老人的床上。 无论上帝如何拒绝,他们就是不同意,直到最后,上帝接受了,睡在了床上,他们自己在地上铺了些草躺在了上面。
第二天,天刚亮,他们就起床为客人作了一顿他们所能作的最好的早餐。 当阳光穿过了小小的窗户时,上帝起了床,又和他们一起吃了饭 ,然后准备起程赶路。
他站在门前,回过身去说道:“你们是善良的人,请为自己许三个愿吧,我会恩准的。“于是穷人说:“我希望我们两口子一辈子幸福健康、每天都有面包吃,这第三个愿望么,我不知道还需要什么。“上帝对他说:“难道你不想用一座新房子替换你这旧房子吗?“ – „噢,对,“穷人道,“我非常高兴,如果我也能有座新房子的话。“上帝实现了他的愿望,将他们的破旧房子变成一座新房,然后再次向他们表示了祝福,便上了路。
太阳高高升起了,财主起了床,从窗户探出身子向外望,看见路对面原来破旧小棚子的地方,出现了一栋崭新的红砖房,窗户很明亮。 他不禁大吃一惊,忙把他的老婆叫来问道:“跟我说,出了什么事?昨晚上还是那个可怜巴巴的小棚子,今天怎么就成了一栋崭新漂亮的大屋子,赶紧过去看看那是怎么了。“
于是他的老婆过去问穷人,他告诉她:“昨晚上,有个过路的来要求住一宿,今天早上走的时候让我们实现了三个愿–一辈子幸福健康和天天有面包,另外还用一栋崭新漂亮的大房子代替了我们的旧棚子。“
富人的老婆听后,赶紧跑回来告诉她丈夫事情的经过。 富人叹道:“我真恨不得撕了我自己!我怎么早不知道!那过路的先来的我们家,想在这儿借宿,是我把他轰走的。“ – „那你还不快点儿!“他老婆督促道:“骑马去追。你还能赶上他,你必须让他也让你实现三个愿。“富人觉得这主意不错,骑上马飞奔而去,一会儿就追上了上帝。 他对上帝轻声细语地道歉,请上帝别因为没让他直接进屋而生气,说他当时是在找前门的钥匙,没想过路人已经走了;如果他还回来的话,他必然会让他住在一起。 „好吧,“上帝说:“如果我还回来,我就这么做。“然后富人问他是否也能许三个愿,就像他的邻居一样。 „行啊,“上帝回答,但是显然这对他可能没什么好处,他最好还是别许愿。 可富人却暗想,只要你让我实现愿望,我就许愿让我的日子过得更舒心。 上帝没有办法,只得告诉他:
„回家去吧,过会儿你许的三个愿会实现的。“
富人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在回家的路上,他一边骑着马,一边想他该许什么愿,想着想着,缰绳掉了,这时马便开始不老实走路了,边走边跳,搅乱了他的思维,使他根本无法集中思想。 他拍拍马的脖子说:“轻点儿,丽萨。“可是那马又开始玩新花样。 最后他实在忍不住了,大声吼道:“我希望摔断你的脖子!“话音刚落,那马立刻倒地,一动不动地死了。 就这样,他的第一个愿望实现了。 由于他生性吝啬,舍不得把马鞍子给扔了,所以他把马鞍子卸了下来,扛在肩头。 现在他不得不走着回家了。 „我还剩下两个愿望。“他自己安慰自己。
他在沙漠上缓慢地走着,中午的太阳跟火炉一样热,他的火气越来越大。 马鞍硌着肩膀疼,他还没想出要许个什么愿。 „如果我想得到世界上所有的财富,“他自言自语:“我肯定不会一次想全了,得事先都意料到,想方设法一次成功,不漏掉任何东西。“然后他叹了口气:“唉,我要是个巴伐利亚的农民的话,许三个愿是件很容易的事啦,第一个愿是要大量的啤酒,第二个愿是自己能喝多少就要多少啤酒,第三个愿是再多要一桶啤酒。“
有好几次他觉得他已经想好了,可是过会儿,他又觉得太少啦。 这时他脑子里想的是他老婆过得多舒服,呆在屋子里凉凉快快地,说不定正在吃什么好吃的。 这么一想不要紧,自己就别提多恼火啦,糊里糊涂地说出:“我真希望她坐在这马鞍子上下不来,省得我一路上老扛着它了。“

他话还未说完,肩上的马鞍子就没了,他这才明白第二个愿望也实现了。 他立刻感到热得受不了啦。 他开始跑了起来,想快点儿回到家中,一个人呆在屋子里好好地想些真正的大事可以许愿。 谁知道等到了家,打开房门,他看见他老婆正骑在房子中间的马鞍上,又哭又闹,怎么也下不来。 他安慰道:“忍受一会儿,等会儿我许愿把世间所有的财富都给你,你就呆在那儿别动。“然而,她却骂他是个傻瓜:“如果我老是骑在这马鞍子上下不来,那么世间的所有财富对我又有什么用?是你许愿把我给许上去的,你得给我弄下来。“这样一来,富人没有办法了,无论他愿意还是不愿意,他都不得不许第三个愿让他的老婆从马鞍子上下来。 这个愿望也马上灵验了。 最终,富人除了烦恼、劳累和羞辱,并且还损失了他的马外,一无所获;而那一对穷人却快乐,宁静,守本份地生活了一辈子。

童话背景资料
这个故事是格林兄弟(Gebrüder Grimm)中的一个经典寓言,讲述了上帝在凡间行走时的经历,以探讨富人的贪婪和穷人的善良。故事中的上帝在一个晚上来到一家富人和一家穷人门前,不同的接待方式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穷人家虽然贫穷,但他们对上帝给予了真诚的款待和关怀。在故事的结尾,上帝通过实现他们的三个愿望来回报他们的善良:一辈子的幸福健康、每天的面包,以及一座新房子。而富人由于贪婪和急功近利,在得到实现愿望的机会后,却因为不懂得珍惜和明辨是非,浪费了自己的三个愿望,并最终没有获得任何实际利益。
这个故事传达了以下几个重要的教训和寓意:
善良与慷慨:穷人的善良和无私得到了上帝的垂青,他们虽然生活清苦,却懂得分享和感恩。
贪婪的后果:富人虽然物质上富裕,但因其贪婪和急功近利的本性,最终什么都没有得到,反而失去了更多。
知足常乐:穷人在得到上帝的恩惠后,继续过着幸福和知足的生活,这是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
价值观的冲突:故事揭示了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之间的对比,强调真正的幸福来自内心的满足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种经典的寓言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深刻地探讨了人性和生活的哲理,引发读者的思考。
童话的语言学分析
这个故事选自格林兄弟的童话集《格林童话》,是一个关于善良和贪婪的寓言故事。故事探讨了财富、愿望和满足感之间的关系,通过展示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揭示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在故事中,上帝以凡人的身份降临,在寻求庇护的过程中遭遇两家主人:一位富有却冷漠,另一位贫穷但热情好客。通过富人和穷人的不同反应,故事强调了富有内心的善良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穷人因为他的慷慨和善良得到了上帝的馈赠,而富人由于自私和吝啬反而什么都没得到。
语言学上,故事使用了鲜明的对比来传达主题。富人和穷人的不同态度、生活状况以及他们许下的愿望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出显示了善良和贪婪将在生活中带来的不同后果。故事结尾以富人的失败和穷人的幸福为结局,起到了教化作用。
对于语言的运用,故事中的对话简单直接,符合童话的风格,便于读者理解。同时,故事使用了一些重复的模式,如许愿和实现愿望的过程,以便于强调主题,并使故事更具有节奏感和可预测性。
整体而言,这个童话以简单的故事情节和富有哲理的主题反映出道德教训,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要珍视内心的富有和对他人的善良。
不同的解读
《穷人和富人》是格林兄弟讲述的一个关于善良和贪婪的寓言故事,故事通过穷人和富人对待同一个机会的不同态度,揭示了几种重要的人性和心理学概念。
首先,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值观差异显而易见。穷人虽然生活简朴,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仅有的资源。他们的愿望也是简单且与生存直接相关的,比如健康、食物和舒适的居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与“内在动机”有关,他们的帮助行为更多源于内心的伦理道德和人际联结感。
相比之下,富人则表现出了一种“外在动机”导向的行为。他接纳来客的动机仅仅是为了获得额外的财富和舒适,而不是出于善意。当上帝给予三个愿望时,他的贪婪使他无法明智地使用这些机会,甚至导致了一系列不幸的结局。这种行为反映了“短视行为”与“即时满足”心理倾向,即他过于关注眼前的利益和满足,忽视了对长远结果的思考和规划。
故事的结果进一步阐明了一种叫做“满意尺度”的心理学概念。穷人对小恩小惠感到满足和喜悦,而富人由于不知足,导致了最终的失败和失望。这提醒我们,幸福感与财富的多少并不总是成正比,更多的是与个人的期望值和满足感相关。
总体而言,这则寓言通过穷人和富人的对比,传达了一个道德教训: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善良与满足,而非外在的财富和欲望。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保持谦逊和感恩,并善待他人,最终这些价值观会带来更持久的幸福和满意。